
在今年的第33届法国巴黎夏季奥运会开幕盛典中,浪漫之都巴黎变成了一个闪亮的舞台。由我会理事单位浩洋股份全资子公司承制的国际品牌AYRTON明星灯光产品跻身开幕盛典舞台,向全世界展现光芒。这是广州知名演艺灯光制造企业——浩洋股份的灯光产品及技术再次在奥运会国际赛事舞台亮相,充分展示了新质生产力中广州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从电脑摇头灯开启专注舞台灯光设备研发
浩洋股份的演艺灯光研发、生产事业是从舞台电脑摇头灯开启的。上世纪90年代初,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蹦迪等娱乐项目成为年轻一代的时尚。1995年,已在外企工作的我会理事蒋伟楷嗅到其中商机,毅然辞去外企待遇优厚的工作,携妻子彭颖茹开启自主创业之路,成立浩洋电子,投身舞台电脑摇头灯制造。
那时候,专业舞台电脑摇头灯刚刚兴起,价格高昂,更十分依赖从港澳进口。国内常见的电脑才刚升级到386、486的处理器,只能用来处理文档、打打游戏,远未能满足控制灯光的需求。据现任浩洋股份行政与人力资源总监的彭颖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公司用了一年时间研判行业的趋势,潜心收集了专业灯光领域的各种信息后,明确了公司今后发展的路径——专业舞台灯光设备的自主研发与制造。
由此,浩洋股份创业团队开启了自主研发的道路。1998年,浩洋股份首个自主研发的产品——自主控制系统的电脑扫描灯和电脑摇头灯诞生亮相,一鸣惊人。“国内第一台自主研发的电脑摇头灯,从硬件、设计到软件控制系统,都由我们研发制造的。”彭颖茹说,当时因为塑料开模较贵,第一台电脑摇头灯使用的是铁皮壳。直到如今,公司最早的几盏电脑灯样品仍珍藏在公司的国际灯光博物馆内。

谈到浩洋股份的发展壮大之道,浩洋股份董事长蒋伟楷的最大心得就是:“自主研发,科技创新。”作为中小企业,浩洋股份有着庞大的研发团队,人数超200人,全面覆盖光机电等多学科,人员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地。公司建成了演艺灯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设了光学、电子、软件、结构和测试等多个研究室和环境、防水、噪音、热学、光学、安规和EMI 等先进实验室,并建立了涵盖安规、光学、温度和电磁干扰等项目的专业检测体系。公司高科技创意团队倾力研究软件设计、光学设计、散热设计、工业设计,平均每年开发新品数十款,多项科学技术成果获得广东省及广州市科技进步奖,多款创新产品获得行业创新奖等,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境内外知识产权1000多件,其中发明专利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从第一个欧洲网络订单到跻身国际舞台
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和灯光音响行业技术的跨越发展,经过近30年发展,浩洋股份一步步成长为国内外专业演艺舞台灯光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一直专注于生产研发专业舞台灯光、文旅景观与建筑艺术照明、UV消毒产品、舞台桁架等产品等科技产品,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文化创意与工程施工于一体,2020年,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其倚仗的法宝就是一直坚持自主研发创新,在遭遇一次又一次技术上“卡脖子”问题后,浩洋股份更是进一步坚定自主创新之路,近年先后攻克了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进口等难题,实现了产线自动化、智能化全力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技术实力。
浩洋股份产品走向国际化的道路实不寻常。2000年,蒋伟楷通过电子网络宣传产品,寻找客户,接到了第一个欧洲订单,从此坚定了把产品打进欧美市场的决心。2002年,蒋伟楷夫妇决定参加国际上最权威的意大利里米尼国际灯光音响展览会。那时的国际签证申请难度极高,他们聘请的业务人员无一通过,只有夫妻两人凭借出色的外语能力获得签证。展览会上,蒋伟楷两年来潜心研发的4款新产品一炮走红,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客户订单接踵而至。那次展会成了公司走向国际、进入高速发展期的一个里程碑。

如今,浩洋的产品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内以及欧美各类演艺项目提供高端舞台灯具产品,品牌蜚声国际。公司连续多年被国家评为“影视舞台灯行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021年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州“一江两岸三带”项目、十多年的央视春晚以及天津全运会、南京青奥会、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开闭幕式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演艺活动及项目中,都少不了浩洋的光影。同时,企业还参与承建中国海外文化中心的建设,推动中国文化科技产品走出国门,带动中华文化走向国际。
近年来,浩洋股份的产品闪耀世界舞台,先后参与了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G20杭州峰会,以及刚刚过去的巴黎奥运会等一百多项国内外重大演艺文化工程项目,还有中央电视台、国家大剧院、国家话剧院等多项重点工程相关项目建设。浩洋股份获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影视舞台灯行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以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荣誉称号。
“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必须具有国际视野。”蒋伟楷如此表示。近年来,浩洋并购了法国、德国知名的演艺灯光企业,并组建了由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家顶尖专家和工程师在内的国际团队,专门从事研发、创意和销售工作,极大提升了公司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公司在专业灯光产销量、出口量和利润等方面连续多年业内排名全国前列,旗下自主灯光品牌“TERBLY”(特宝丽)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还拥有国际演艺灯光品牌AYRTON(雅顿)、建筑灯品牌GSARC、紫外消毒品牌GOLDENSEA UV(浩洋紫外),产品和服务进入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具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民族文化装备品牌。最近,浩洋股份拟收购全球知名的专业照明企业、丹麦SGM Lighting公司资产,将有力推动浩洋股份的全球产业布局战略发展,并与公司现有业务形成积极的互补效应,增强公司产品品牌矩阵,为公司国际化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出于对行业的深厚情怀,蒋伟楷还把原位于以色列的世界“光之力量”专业灯光博物馆全盘收购,在公司总部腾出一层空间,建成了世界首座专业舞台戏剧灯光博物馆,从远至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舞台剧所用的特制蜡烛到十八世纪最早用于舞台的油灯阿尔干灯,从最初最简陋的舞台灯光控制系统“盐水调光器”到1971年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集成电路灯光控台,令人大开眼界。
从企业自身发展到产业链整体驱动
今年的广东省、广州市“两会”上,省里提出“再造一个新广东”,市里提出“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掀起二次创业再出发热潮。为此,身兼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市总商会副会长的蒋伟楷在今年省人大会上提交了《以科技创新引领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制造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实力的竞争。”蒋伟楷建议,再造新广东、新广州关键要进一步加强广东制造业科技创新,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浩洋股份积极贯彻省、市有关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部署和号召,加大投入建设新的生产基地,拓展公司的发展新路,彰显对“二次创业再出发”的强大信心。今年1月12日,浩洋股份全资子公司江门市浩明电子有限公司正式竣工投产。省、市等各级政府部门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浩洋股份供应商代表、合作伙伴、客户代表和员工家人等共同见证仪式盛典。蒋伟楷在投产仪式上致辞时表示,新生产基地将秉承浩洋股份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理念,尽早实现生产运营的良性发展,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及中国演艺装备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做出积极贡献。成立新生产基地是浩洋股份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球打造世界一流光电科技企业的重要举措。浩明电子的竣工投产,必将为浩洋股份的产能提升、业务发展带来强大的保障。浩洋股份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在保证原有业务稳定发展的同时,全力进取,争取更大更多的业务和市场份额,把浩洋股份演艺灯光设备生产基地建设成为质量优良、生产高效的示范基地,为演艺灯光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谈及如何促进灯光音响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蒋伟楷表示,广州作为国内先行发展舞台灯光音响文化创意行业的地区,特别是番禺,聚集一大批演艺灯光、音响制造及文化创意的优秀企业,有着深厚的产业基础和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作为番禺本土企业家,他建议番禺区政府针对舞台灯光、音响等特色文化产业,建立和实施以区领导为“链长”和以区内文化龙头企业为“链主”的“链长制”工作推进体系。“作为行业领先的本土企业,浩洋股份愿意,也希望、也需要承担‘链长’的任务,推动广州市文化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品牌化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蒋伟楷说。
据悉,经过30多年的培育和发展,目前番禺灯光音响产业集聚有约600家企业,已成长为覆盖创意、研发、关键零部件、灯控音控系统、设备制造、展览服务、流通销售、工程服务、运维服务等产业上下游环节的全链条产业集群,大中小企业的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在区内全面融通。产业链方面已形成了以广东演艺设备行业商会为集群运营机构,南村、石碁、石楼三镇为核心片区,天安节能科技产业园、珠江灯光演艺文化产业园等多个园区载体为关键组团的“1+3+N”番禺区灯光音响产业集群。对此,蒋伟楷认为,这将为番禺灯光音响产业集聚,推动广州文化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品牌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进一步擦亮“番禺制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