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串起大湾区核心城市  进一步释放湾区发展活力

高铁串起大湾区核心城市  进一步释放湾区发展活力

 

何为“一地两检”

      香港特区立法会6月14日三读通过《广深港高铁(一地两检)条例草案》(下称《条例草案》),“一地两检”在香港的本地立法程序基本完成。《条例草案》在递交行政长官签署并于特区政府宪报刊登后,将正式生效成为法律在香港实施。

      这让广深港高铁距离正式运行又近了一步,广州、深圳、香港三座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被高铁“串起”,让人欣喜的是,江湛铁路江门至茂名段开通在即,粤西三市和江门将一同迈入“高铁时代”,促使大湾区两翼活力倍增。

      小编从广铁集团了解到,目前广东省内多条在建城轨工程正在稳步推进当中。“高铁+城轨”,交通网络的完善,缩短的不仅是城市间的距离,更是商机合作的距离。

图片转载自:大洋网

广深港高铁开通后  香港到广州仅需48分钟

      从4月1日开始,广深港高铁香港段进入试运营。经体验,香港与深圳的通勤时间最短缩至约15分钟,香港到广州仅需48分钟。

      广深港高速铁路首站从番禺钟村镇石壁广州南站出发,在番禺沙湾穿过青罗峰隧道(长2063米),由沙湾水道特大桥(长17999米)跨至南沙,路经鱼窝头、东涌,进入狮子洋隧道(长10800米)直通东莞虎门;从虎门出发再经大岭山隧道(长4715米)、公明特大桥(长1659米)直达公明,再由楼村特大桥(长4392米)、水田特大桥(长547米)、深圳羊台山隧道(4772米)到达深圳北站,然后转入地下到达福田站;随后通过皇岗进入香港境内,经过落马洲、新田并通过西铁到达最后终点站:西九龙总站。

图片转载自:网络

      现任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马逢国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认为大湾区对香港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利用这样一个战略的机遇,改善我们这些业者的生态,发展好我们的创意产业。”

广深港高铁香港西九龙站
图片转载自:视觉中国

轨道交通畅通了人才流动  优化了资源配置

创新席卷全球,人才是创新的关键。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城市正在加入全球“抢人大战”。而随着广深港高铁让广州、深圳和香港互联互通,大湾区城市之间有可能为合作建设创新体系而加快推动人才的流动和配置。

香港融合中西文化,与全世界有广泛的经济文化联系,拥有大批高素质的国际化专业人才,可为内地企业“走出去”提供指引,并为解决“走出去”中的重大问题提供方案。

图片转载自:网络

      香港拥有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在自动化工程、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这恰恰是粤港澳大湾区腹地众多制造业城市所需要的。2014年底,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与其团队在东莞共同创建的东莞松山湖机器人基地如今已经成为东莞乃至华南地区机器人产业的重要集聚地。事实证明,香港与大湾区制造业城市在科技产业化合作方面具有广阔前景,创新人才在大湾区腹地的需求将更加活跃。

图片转载自:网络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建设连接大湾区东西两翼的高速通道

      “结合华南和西南区域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需要,应该推动建设通往大西南、联系大湾区东翼的高速通道。”全国人大代表冯玉宝、黄达昌都认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西翼地区尚无时速达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无法接轨全国高铁网络,经济发展水平也落后于东翼,将成为大湾区发展的掣肘。大湾区西翼迫切需要建设与东翼联系的高速通道,以充分促进东西两翼的资源沟通、要素交流,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大湾区西翼也迫切需要建设往大西南的新通道,以增强对外交通通达性,扩大辐射范围。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黄达昌曾建议,加快推进南宁至深圳高铁规划建设。冯玉宝也在全国两会期间建议,可以加快深江肇铁路规划建设,充分用好现有铁路网络。一方面利用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进入中山、到达深圳,直通厦深铁路;另一方面利用广深港客专,进入香港西九龙。

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一小时“都市圈”
图片转载自:网络

要让东岸创新要素流向西岸  进一步释放湾区发展活力

      从世界范围来说,湾区作为临海的网络化城市群,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相比世界其他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独一无二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法律体系”的特点。

      全国政协委员、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文化促进会名誉主席单位、祈福集团副董事长孟丽红直言“破除体制障碍,推进三地开展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实施更高层面的协调发展、形成更大的发展合力,是事关粤港澳大湾区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她提交了关于加快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化建设的提案。建议在立法、执法与司法等三个层面加快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法制体系,破解区际法律冲突。此外,孟丽红还建议,建立由中央政府主导、港澳特区政府和广东省政府参与的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委员会,强化对大湾区协同发展规划、制度的顶层设计,统筹推动三地各种合作机制的深入落实,促进湾区各重点项目的开展,促进东岸创新要素流向西岸。

全国政协委员孟丽红在今年全国两会现场
图片转载自:网络

      从历史上来看,按照学者的分析,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上的湾区先后经历了从港口经济主导向制造业经济、服务经济依次主导的过程。而进入本世纪以来,创新经济成为全球湾区经济的核心动力。那么,如何进一步释放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活力?归根结底,要推动跨区域、跨部门的创新体系,促使珠江东岸的创新要素向珠江西岸的腹地城市流动,这样才能让更多着眼于全球化布局的企业将选择登陆粤港澳大湾区,来参与全球竞争。

 

促进会秘书处整理编辑、资料来源:大洋网、凤凰网、网络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