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动态丨我会理事单位瑞松科技布局高精高速机器人新赛道,破解高端制造“卡脖子”难题

近日,我会理事单位瑞松科技传来重要战略动态:其拟成立全资子公司——广州瑞松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瑞松机器人”),并已通过内部审议。这一举措既是瑞松科技深耕高端装备制造的关键一步,更是响应国家“制造强国”“数字中国”战略、抢抓全球机器人产业机遇的实践,将为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注入新动能。

抢抓国家战略机遇 
赋能智能制造升级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机器人产业作为高端装备制造的核心,已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中国虽是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但在高性能减速器、伺服电机等关键部件,以及高端机器人应用领域仍存“卡脖子”短板——这正是“十五五”规划中明确需突破的重点。瑞松科技此次布局,正精准瞄准这一国家战略需求。

作为我会深耕智能制造领域的代表性企业,瑞松科技此次战略布局精准契合国家需求。瑞松机器人将聚焦高精高速六轴并联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嵌入式控制器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同时为半导体、高端精密电子、3C电子、光通讯等战略行业,提供高端柔性精密制造解决方案、工艺技术支持及工业自动化软件定制开发服务,致力于解决我国在高端柔性精密制造、高速分拣、半导体先进封装等战略行业”卡脖子”技术难题,为我国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提供核心装备支撑。

深耕高端机器人市场
突破行业技术瓶颈

在我国高端精密制造场景中,传统机器人长期面临精度不足、柔性化水平低、环境适应性弱等痛点。随着半导体、3C电子等行业领域对“高精度、高智能、高柔性”装备需求激增,瑞松机器人通过研发自主可控的关键装备,瞄准高附加值赛道,将有效填补行业高端市场空白:

其高精高速六轴PLR-S系列并联机器人凭借结构刚度高、动态响应快,重复定位精度达±0.01mm、最高速度2.2m/s,负载能力可达3kg,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50,000小时,关键部件寿命>10年的高性能指标。成功突破半导体封装、精密电子装配等领域的超高速、超精密作业瓶颈,可替代传统串联机器人与人工操作;具身智能机器人则融合多模态感知、自主决策与强化学习技术,推动机器人从“程序化执行”向“自主化学习”跃升,能适应复杂工况下的柔性生产需求,大幅拓展工业智能应用边界。

构建产业生态
引领创新发展

技术创新离不开产学研协同发力。目前,瑞松机器人与中科院、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外顶尖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深度合作,同时与精密制造头部企业形成标杆应用案例,构建起覆盖“人才-技术-市场-服务”的完整生态体系。依托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网络、远程诊断与预测性维护能力,以及行业数据库、工艺参数库等核心资源,瑞松机器人在技术研发、市场落地、标准制定等方面均具备显著优势,为技术快速转化与规模化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瑞松科技董事长孙志强表示:瑞松机器人的成立是企业布局高端机器人产业的重要一步,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推动国产机器人在高端市场规模化应用。未来,瑞松机器人还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实现量产爬坡与技术迭代,并向国际市场拓展,助力中国机器人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作为湾商会理事单位,瑞松科技此次战略举措,既是企业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也为我会会员企业深耕高端制造领域树立了良好典范。

湾商会作为连接政企、赋能产业的平台,将持续整合资源,助力瑞松科技等会员企业突破核心技术、拓展全球市场。未来,我们将与更多企业携手,以湾区智造力量,共筑“制造强国”新根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