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新知识论坛在新加坡成功举办 我会顾问申明浩演讲中妙语连珠
8月27日,由中新广州知识城主办的第六届中新知识论坛在新加坡举办。此次论坛主题为“全面开放新格局,创新发展新趋势”,集合中新双边智库专家、企业界代表,共同探讨时下热点话题,并就中新两国未来的合作与发展展开专题讨论。
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文化促进会顾问、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申明浩在论坛演讲中表示,“知识城对于粤港澳大湾区与新加坡国际资源的交往和互动是非常关键的。”
第六届中新知识论坛现场
促进会顾问申明浩主要观点
01 粤港澳大湾区对新加坡发展是非常大的契机
新加坡和中国的经贸关系密切,中国海上贸易80%份额都经由马六甲海峡,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发展对新加坡是非常大的契机。
02 新加坡与粤港澳大湾区贸易枢纽互相促进
新加坡和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贸易价值链上两个重要的枢纽,大湾区可在贸易枢纽的作用上同新加坡互相促进。
03 新加坡与粤港澳大湾区优势共享
新加坡在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第六,很多创新投入排在第一位。大湾区未来发展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创新领先的湾区,而新加坡也集中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包括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和知识产权中心,双方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优势共享、互相借鉴。
04 中新知识城与高科技智能产业
中新知识城实际上可以让广州借助新加坡交易所的金融资源支持高科技智能产业的发展。港深都有自己的交易所,但广州没有,高科技上市公司市值相对比较低,超过人民币百亿元的只有38家企业,超过千亿元的只有两家,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金融资源的支持不够。
05 粤港澳大湾区经商环境法制化和规范化
粤港澳大湾区内部有11个城市,因为一国两制,有三个独立的关税区,三种不同的法律体系。申明浩表示,在未来经商环境的法制化和规范化,都要向新加坡和香港学习。
06 知识城发展知识经济的区位优势
如何看待知识城发展知识经济的区位优势?申明浩回应说,一是广州是广东知识经济和科技资源最集中的区域,集中了广东省80%的高校,90%的博士人才,现在的高科技企业已经达到了8690家,很多企业集聚在广州开发区的科学城、知识城。二是未来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集中了广东80%的高科技企业。
07 科技革命与湾区经济发展
从世界几大湾区发展来看,科技革命与湾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粤港澳大湾区初步具备世界增长极的基础。”申明浩认为,但要承担科技产业集聚爆发前提条件一是有产业基础,二是高端要素资源集聚,三是科技金融支持。申明浩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实际上也有这种资源,比如金融资源有深交所、港交所。如何基于现有的产业基础,把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的服务链做起来,从而打通金融资源和科技资源产业资源,形成一个增长期,需要更大力度地集聚高端要素。综合各方面资源,“知识城对于粤港澳大湾区与新加坡国际资源的交往和互动是非常关键的。”